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重庆巫溪:种田靠科学 生活有美学 田园变风景

发布日期:2020-06-09 11:55 来源: 重庆日报

新华社重庆6月8日电 平坦干净的村道,整齐清爽的民居,一派生机的菜园和果园……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市巫溪县渔沙村,在苍翠群山环绕下,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

巫溪县曾是中国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不久前刚刚“摘帽”。它所在的大巴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在村民李志贤眼中,渔沙村近几年的变化可用“翻天覆地”形容。这种变化始于“科学种田”带来的产业振兴。

三年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派出专家,到渔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也将辣椒、脆桃等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带到村里,并对村民们展开技术培训,建立产业示范基地。

“过去大伙儿都不懂技术,就守着土豆、红薯、玉米‘三大坨’,高价值的果菜种不好、不敢种。”在村干部、技术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李志贤成为最早尝试发展特色种植业的村民之一。2018年,他通过种植辣椒、生姜、西瓜等,一年收入3万多元,当年就成功脱贫。

曾经观望、犹豫的村民们,彻底打消了顾虑,纷纷跟进。目前,渔沙村及其所在的红池坝镇已培育成辣椒、茶叶、脆桃等短中长期结合的产业体系。“如果市里的技术专家早几年来,我们早就翻身了。”李志贤说。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不断向贫困地区倾斜。

在地处巫溪县文峰镇的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农户们正在大棚内采收手指头大小的马铃薯种薯。

“山里最不值钱的马铃薯,因为脱毒种薯的推广使用而增产增收。”公司生产部长梁峰铭说,全县马铃薯亩产因此提高了20%,马铃薯种植户亩均增收600元以上,惠及全县1.4万名贫困户。

贫困乡村的巨变,不只是产业的发展,村容村貌和田地焕然一新,让田园生活也有了审美价值,成为人们向往的一道道风景。

在过去,人们常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形容中国农村的人居环境,现在早已今非昔比。

“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农村原始自然资源,坚持原样原貌修复与治理。”巫溪县委常委、红池坝镇党委书记王仕杰说,巫溪构建“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环境治理机制,努力保留农村特有的农耕文明和乡土元素,让农村的生产生活也变成风景。

如今不只是渔沙村,在茶山村、龙台村等贫困山村,破旧的农房,修葺以后变成独具特色的巴渝民居;泥泞的乡间小道,铺上石块成为别具一格的便民路;杂乱的木柴,都堆放得整整齐齐……

田园风景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在当地集体经济组织的牵引下,“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旅融合经济逐步兴起。

茶山村,曾经“穷在深山无人知”的深度贫困村,近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出果园、花园、茶园、微田园“四园”俱佳的田园风光,一跃成为“红池云乡”国家3A级景区。

“游客可在春季品茶赏花,在夏季避暑摘果,在秋季收药采蜜,在冬季玩雪,也可以在微田园种植采摘蔬菜,体验农家生活。”红池坝镇镇长唐庆说。

去年下半年以来,茶山村已打造10家特色民宿示范户,户均收入3万元左右。贫困户胡光元创办的“古月居”是茶山村第一家特色民宿,去年8月营业以来,已收入4万多元,加上在村里的脆李种植中心的务工收入,胡光元已实现脱贫。

在龙台村,村里通过村民自筹和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成立好客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办乡村旅游民宿和竹木加工厂,构建股份分红和群众务工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民增收。

30余名村民长期在民宿和竹木加工厂务工。贫困户鲁茂辞在一家民宿当厨师,丈夫也在合作社务工。“以前,只能外出务工,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两个人年收入6万多元,另外还有分红收入。”鲁茂辞说。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巫溪县贫困发生率已从2014年的18%降至0.65%。今年2月,巫溪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

(记者 李勇 张桂林 赵宇飞)